我的城市我的家②外来人口超八成 为何能亲如一家和谐奔共富?
潮新闻客户端 监制 吴雅茗 谢晔 策划 刘健 记者 谭晓锋 通讯员 陶春芳 陈杭锴
编者按: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矛盾不上交。60年来,“枫桥经验”与时俱进,绘就平安幸福和谐新画卷。在浙江制造大区钱塘,“网格议事日”,让“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日趋成为具备杭州辨识度的基层治理品牌。为此,浙报集团潮新闻联合钱塘区委组织部和各街道推出《我的城市我的家——我是钱塘“守护者”》蹲点日记,记者亲历社区基层治理的点点滴滴。第二站来到了钱塘区下沙街道七格社区。
钱塘区下沙街道七格社区有一个“怪现象”:这里的网格长大多皮肤黝黑,在工作时间,你很难在办公室抓到人,却可以常常看到他们,骑着电瓶车飞奔在马路上。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是七格社区网格长的“日常”,也是社区党委书记高国良对社区干部的要求。“只有让老百姓每天看到干部在路上跑,老百姓才能有安慰感。”
在高国良看来,要把一个户籍人口仅有2650余人,而外来人口却有17000余人,占比超过85%的社区治理好,只有一个诀窍——嘴勤、脚勤、手勤。
“七巧”拼出“新老融合”
“我们家燃气灶的橡胶软管已经用了5个年头了,因长久不维护,软管老化、龟裂,很担心燃燃气泄漏小区里这样的情况很普遍,如果能统一安排燃气用具的检修就好了。”
8月11日,一场针对“社区燃气用具检修更换”的网格议事会,在七格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举行,居民孙阿姨向网格长、网格员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在七格社区,这样的网格议事会每周四都会举行一次,参加会议的包括网格长、专职网格员、兼职网格员、网格指导员,以及相关单位人员,主要针对社区民生需求和问题共商共议,引导群众建言献策。
七格社区将这种模式称为“1+3+N”的网格力量,同时将每周一场的“网格议事日”制度,打造成为“七巧板”议事品牌,并构建了“七巧融合工作法”。
“将群众‘窝心事’变成‘暖心事’,让网格议事成为宣传法规政策和反映社情民意的‘快递员’,化解家庭纠纷、邻里矛盾的‘和事佬’,征集众智金点子的‘智囊团’。”七格社区党委副书记陶春芳说。
正是因为这种最大限度将服务群众覆盖到基层治理“神经末梢”的做法,实现了治理网格与党建网格的“双网”融合,也实现了外来人口与户籍人口的“新老融合”。
“社区户籍居民共有501户,平均每户有20间房出租,租住在这里外来人口早出晚归,流动性大。”高国良说,网格议事会最大的好处,就是倒逼社区干部主动出击,和老百姓打成一片,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有事不分本地人外地人,他们都是社区治理的贡献者。”高国良说。
会后,针对孙阿姨提出的问题,社区对接联建单位百江燃气,为全社区居民进行免费检测、更换燃气软管。截至目前共排查辖区居民燃气安全7000户,免费更换阀门、软管2400余套,切实保障了燃气安全的“最后一米”。
“将心比心”暖人心
在七格社区党委书记高国良的办公室边上,有一间特殊的工作室,门口挂着“钱塘区聚沙合和民商事调解法律服务中心——周官庆工作室”的牌子。
这里的居民更愿意称呼周官庆为“老周”,因为“老周”显得更亲切,也因为“老周”管着社区居民的家长里短。
有一次,一对租住在社区的外地夫妻找到老周。因为家庭琐事,这对夫妻吵着要离婚。老周分别做他们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对夫妻最终和好如初,走出了调解室。
老周说,找到他调解最多的是夫妻矛盾,也有一些邻里纠纷,“在外人来看都不是大事,但对当事人来说都是天大的事,可能就会改变他的人生,继而影响周边的人。”
然而,如今在七格社区群众中享有较高威望的老周,却有着一段特殊的经历。多年前,老周曾经是一名因房屋拆迁遗留问题而心有不满的信访户。
为了化解老周的矛盾,高国良多次来到老周家里做工作。“一开始老周很抗拒,不肯开门,说你来喝酒可以,来做工作就别进来。”高国良说,经过多次交流后,坚冰开始融化,我们能的工作慢慢获得了老周的理解和配合。
在多次深入交流中,高国良发现老周能说会道,对法律政策、信访工作熟识,加上在信访群众中说得上话,于是向其发出邀请,希望老周发挥特长和余热,协助网格化解群众矛盾纠纷,为群众排忧解难,成为网格矛盾调解员。
今年3月,以周官庆名字命名的矛调工作室正式备案成立,老周也实现了从“信访人”到“调解员”转变。“帮助老百姓解决一些不大不小的事情,让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化解在萌芽里,我也觉得自己做的事情很有意义。”老周说。
只要将心比心,多走多跑,就能走进老百姓的心坎里。高国良用“将心比心”感化了老周,老周亦用“将心比心”温润着七格社区的邻里和谐、家庭和睦。周官庆工作室成成了格社区“小事不出格,矛盾不上交”的创新尝试。
以周官庆工作室为依托,七格社区联合公益律师、社区能人、优秀调解员不定期入户走访,了解民情、排摸隐患。近三年来,调解各类纠纷160余场,多次促成民间借贷、家庭矛盾成功化解,劝导多对再婚夫妻破镜重圆、给妯娌解困等协调工作。
“把触角延伸到基层末梢,实现网格内居民在家门口说事、家门口议事、家门口成事,把群众说事处变成群众办事的好去处。”高国良说。
基层治理推动共富“加速度”
除了把群众牵挂的事办舒心,高国良还在想方设法提高老百姓的收入,他常说:“让老百姓过上富足的日子,也是基层治理的重要手段。而社区收入高了,又能反哺和支撑社区建设和治理。”
高国良介绍,撤村建居后,七格社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来实现集体经济“造血式”增收。
七格社区通过集体资金自主开发的七格工业园项目,于2007年开始建设,2009年正式对外招租运营,2021年底被评为省级小微园区,改名为“七格检测智造园”。同时,七格社区还通过合作开发的模式,村级留用地项目中豪七格项目,由社区通过对外招商出租。盈都五角广场项目由七格、元成、松合、东方四个社区共同合作开发。
“到去年底,社区年经济收入已经达到7800多万元,每股分红105元/股,每家每个家庭可以拿到大约5万元左右的分红,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陶春芳说。
此外,中沙、七格的另一个留用地项目“金沙湖创新创业园”,正由钱塘区产业发展集团统筹开发,预计2024年6月交付。届时,社区的年经营性收入将突破一亿元。
社区“富”了,居民们也要更有品质的生活,为此,高国良为代表的干部们对社区进行了一系列改造,一期项目完工已经一年有余,路面及市政管网等改造已见成效,得到了居民的好评。二期工程:扮靓商业街,划出新的停车位,加盖老年活动中心,打造妇女儿童驿站正在实施。一个宜居宜业、焕然一新的幸福家园,正在从梦想变成现实。
小区二期改造项目(效果图)
“共同富裕是社区老百姓的迫切期望,只要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社员们的收入就能稳定增加,老百姓安居乐业,更有能力和精力加入到基层治理中来。”高国良说:“这就是良性循环!”
记者手记:
钱塘区下沙街道七格社区地处钱塘区西南部,毗邻钱塘江猪头角坝观潮点。这里是杭州的东大门,也成为大量外来人口寻梦杭州的第一站。因此,七格社区呈现出周边工业企业环绕,老年人多,新杭州人多,新业态多的特点。
“要走到老百姓里面去!”这是采访中,七格社区党委书记高国良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在他的要求下,社区干部和网格长每天都要下到社区,不许开车,只能骑电瓶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和老百姓“零距离”。
7个网格、34个微网格、118名党员、300余名社区志愿者……七格社区将党建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不断挖掘网格内党员群众自治力量。
让居民幸福满“格”——不仅仅是一个口号、一个目标,也是一片初心、一份责任。
“转载请注明出处”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