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研发强布局,两江三地布局正当时,2022年华润微营收破百亿
证券时报网讯,4月27日晚间,华润微(688396.SH)披露2022年年报及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年报显示,2022年华润微实现营业收入100.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7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1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40%。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对于2022年业绩持续稳定增长并突破百亿,华润微在报告中表示,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公司积极落实各项应对措施,公司充分发挥IDM模式优势,不断提升核心技术能力,紧抓国产替代机遇,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与市场占有率。同时,公司加速产品结构的优化,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核心技术能力,保持了较高的产能利用率,使得整体经营业绩稳步提升。
科研成果化 持续投入正开花结果
近日,国泰君安的宏观研究报告中谈到,“半导体是科技产业的‘能源’,未来几年泛半导体产业对GDP贡献度有望达到一半”。诚然,半导体行业的重要性已不必多言,行业的技术革新、持续创新也变得尤为迫切和关键。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且经营能力领先的IDM一体化产业链公司,华润微在半导体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领域早已掌握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其中,大部分核心技术均为国内领先,并有部分产品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记者注意到,华润微长期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超过7%,契合其科创属性。2019年至2022年研发投入分别为4.83亿元、5.66亿元、7.13亿元和9.21亿元,期间同比增幅分别为17.29%、25.99%、29.15%。与此同时,研发技术人员规模也在同步增长,2022年研发技术人数达到3,897名,同比增长12%,合计占员工总数比例为41.15%。
长期坚持高强度研发投入所带来的科研成果,也被资本市场所铭记。2020年,华润微上市首年,即向市场发布第一代碳化硅(SiC)工业级肖特基二极管(1200V、650V)功率器件产品系列,同时宣布国内首条6英寸商用SiC晶圆生产线正式量产,充分显示出其在第三代半导体的底蕴。2021年12月,华润微召开新品发布会,正式推出自主研发量产的 SiC MOSFET 新品,性能对标国际一线品牌,主要服务于新能源汽车OBC及充电桩市场。
华润微不断彰显研发硬实力,同时在6吋和8吋平台进行硅基氮化镓产品的研发,从衬底材料、器件设计、制造和封装工艺全方位布局,不负众望于2022年发布硅基氮化镓650V/900V系列化最新产品,与SiC遥相呼应,形成第三代半导体的“两翼”格局。
如果把在第三代半导体的研发速度归结为华润微的科创底蕴,那对于车规级产品的集中发布,则充分彰显了其在研发上的投入力度。去年12月,华润微集中发布先进低压沟槽MOS/SJ MOS/IGBT/SIC和模块系列车规级产品。在当前车规级产品结构性短缺行情下,新产品的发布恰是对市场需求的即时响应,为华润微抢占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抓手。
产能利用率保持高位 两江三地布局正当时
近年来,半导体行业供给逐步从整体性紧缺转变为结构性紧缺,但光伏、新能源、汽车电子等领域的需求仍呈现供不应求的高景气状态。年报显示,2022年,以功率半导体为强项、产品线齐全的华润微仍然保持了较高的产能利用率,整体经营业绩稳步提升。
为满足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2022年,华润微新三大标志性项目(重庆12吋晶圆制造生产线、先进功率封测基地和深圳12吋特色功率集成电路晶圆制造生产线)均有重大进展,为其下一次飞跃夯实基础。据公开资料,华润微重庆项目聚焦高端工控及汽车电子市场,在重庆打造车规级功率导体产业基地和汽车芯片产业生态圈;深圳项目则涉及汽车电子、新能源、工业控制、消费电子等诸多热门领域。
具体来看,2022年底,华润微正式宣布重庆12吋晶圆制造生产线如期顺利通线,进入产品投产流通与产能建设上量并行阶段。华润微表示,12吋项目从项目公司注册成立,仅用18个月即实现先进沟槽MOS、SJ MOS在内的四个产品平台全部通线,产品质量超预期,实现了项目阶段性目标。与重庆12吋晶圆制造生产线同时通线的还有重庆先进功率封测基地,标志着华润微车用功率装置产业基地已初步成形,将持续支持产品应用升级,进一步完善在车用功率半导体领域的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华润微在深圳建设12吋特色功率集成电路晶圆制造生产线,聚焦模拟特色工艺。该项目于2022年10月底已正式开工, 预计2024年底将实现通线投产,预计满产后将形成年产48万片12吋功率芯片的生产能力。从选址不难看出,粤港澳大湾区的行业集聚及其蓬勃发展将为华润微未来发展提供广阔市场,而其IDM的运营优势也有望在大湾区得以进一步发挥。
近期公司的第三代半导体在无锡落地,随着公司第三代半导体项目的徐徐开篇,加之重庆、深圳两地项目的有序深入,正是华润微夯实“两江三地”核心战略布局的具体部署。而华润微业务版图在长三角、成渝、粤港澳三地齐头并进,也有利于其进一步提升产品供应能力,推动长期价值实现。(齐和宁)
标签: